“城鎮化不是第二個‘4萬億’,地方政府要改變政策判斷和路徑依賴。”國傢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6日在江西新型城鎮化論壇上如是說。他表示,隨著城鎮化話題的升溫,相當一部分人期待城鎮化規劃出臺並由此形成政府加大投資的路徑依賴。然而,城鎮化的核心是改革,並不是“投資拉動經濟”模式的延續。因此,“所有人必須轉變觀念,否則期待就會落空。”喬潤令說。 另外,喬潤令透露,按照國傢發改委的工作安排,今年下半年會出臺全國城鎮化規劃。但是,他預計這個城鎮化規劃是一個“體制變革、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城鎮化規劃。 喬潤令分衛生析不用充錢的看黃神器 指出,目前城市攤大餅式擴張、農業轉移人口難以融入城市社會等問題,在我國城鎮化過程中非常突出。事實上,在新一輪城鎮化建設的大潮之下,借助推進城鎮化之名,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城市越來越多。但是衛生,“沒有產業支撐,沒有人流物流集聚,這種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在喬潤令看來,我國很多地區的“城市供給”已經過剩,“有城無業,有城無市,有城無人”的“三無”現象嚴重。 “據我們調研,幾乎每一個大城市附近都要搞一個新區,其規劃占地和人口甚至於遠遠超過老城區。”喬潤令直言,現在不止鄂爾多斯,很多地方都出現瞭“鬼城”的現象,即使北京和天津之間也有空城。 “據我們的調查,一些城市的房地產項目空置率達40%-60%,有些中西部城市的房地產項目空置率更高達70%-80%。”喬潤令表示,這造成土地等資源的極大浪費。
|